敢当弄潮儿 奋力挑大梁|重归枢纽,淮安构筑发展强磁场
敢当弄潮儿 奋力挑大梁|重归枢纽,淮安构筑发展强磁场
敢当弄潮儿 奋力挑大梁|重归枢纽,淮安构筑发展强磁场
6月28日,淮安港三期项目自动化码头联调(liándiào)联试启动,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。作为国家综合货运(huòyùn)枢纽补链强链实施项目,该工程打通了铁路进港“最后(zuìhòu)一公里(gōnglǐ)”,实现铁路水路无缝衔接(xiánjiē),进一步确立淮安全国性内河航运中心地位,以“枢纽+”强势托举淮安城市能级跃升。
今年(jīnnián)一季度(yījìdù),淮安地区生产总值以(yǐ)7%的增幅领跑全省。以枢纽经济为支撑,以重大项目为牵引,以营商环境为抓手,淮安正以“把不可能变成可能”为追求,加快打造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。
董海军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大道通衢(tōngqú) 枢纽“流量(liúliàng)”提升经济“增量”
7月5日,淮安启动(qǐdòng)以(yǐ)(yǐ)“聚势枢纽经济 赋能产业升级”为(wèi)主题的“淮安企业家日”活动,以城市之名,致敬创新创业者,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枢纽建设深度融合,为建设长三角北部枢纽经济发展先行区注入新动能。
京杭大运河、淮河、盐河等多条重要水道在淮安交汇,淮安素有“南船北马、九省通衢”之美誉。作为一座交通(jiāotōng)依托型城市,重归(zhòngguī)“运河之都”辉煌盛景(shèngjǐng),成为当今淮安新使命。
贺敬华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在连接京杭大运河与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——杨庄船闸,货船往来穿梭,一派繁忙。“二号船闸建成(jiànchéng)通航以来,船舶(chuánbó)通过量由(yóu)1200万吨增长到2400余万吨(yúwàndūn),翻了一番。”淮安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罗衍庆说。2022年起,淮安水运项目连续3年年度投资超(chāo)20亿元(yìyuán),目前在建重大项目达13个,创历史之最。
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重大(zhòngdà)交通工程相继开工,给了(le)淮安重归(zhòngguī)枢纽的底气。淮安港先后(xiānhòu)开通水运集装箱(jízhuāngxiāng)线路16条、稳定运营集装箱多式联运线路8条,2024年淮安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超57万标箱,连续(liánxù)16年稳居全省内河第一;淮安涟水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有序推进,国际货运区已建成投入使用,计划新建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、配套建设旅客(lǚkè)过夜(guòyè)用房等相关附属(fùshǔ)设施(shèshī),建成后将满足每年750万人次的旅客保障能力。淮安空港与徐州陆港、连云港海港互为支撑成为苏北物流“金三角”;宁淮城际铁路正在施工,新淮铁路、沿淮铁路、淮泰常铁路加快推进,“米”字形(zìxíng)高铁网日益巩固;建成京沪高速淮安段扩建工程69.59公里、普通国省(guóshěng)干线公路128公里、农村公路1042公里,长深高速淮安段扩建工程年内将完成主体工程,一个拥有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枢纽新城正从蓝图走向现实。
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叠加,强势托举淮安重回枢纽中心:2021年淮安明确为全国性综合(zōnghé)交通枢纽(jiāotōngshūniǔ)城市,被列为京津冀至长三角主轴上的重要节点(jiédiǎn)。2023年淮安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(bǔliàn)强链支持城市。2024年9月,省委明确提出“支持淮安利用综合交通优势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枢纽经济”。
把握机遇,借势腾飞。2025年(nián)(nián)淮安计划投资90亿元建设29个交通(jiāotōng)项目。到2035年,将实施一批支撑性重大项目,总投资约1000亿元,全力支撑打造东部地区陆海联动大通道,构建集全国公路运输枢纽、“米”字形高铁网、全国内河航运中心、长三角北翼(běiyì)航空客货枢纽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(jiāotōngwǎngluò)。
聚力攻坚 大项目挺起发展“硬脊梁(jíliáng)”
走进中天钢铁集团(淮安)新材料有限公司,58台机器人管理2000多台拉丝机器,偌大的车间鲜见人影。这是行业内(nèi)首家(shǒujiā)实现全过程智能制造(zhìzào)的企业,预计(yùjì)2026年达产后将创成全球首家金属材料深加工“灯塔工厂”,年销售超200亿元。
加快产业筑峰(zhùfēng),塑造集群地标。淮安以“7+3”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基础,重点培育“353”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,聚力发展(fāzhǎn)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(cáiliào)、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,全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(jíjù)区。
刘彬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一连串百亿级旗舰(qíjiàn)项目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提振了淮安发展“精气神”。中天钢帘线(gāngliánxiàn)、巨石玻纤、台华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项目,使淮安牢牢“掌握”作为众多产业基础的(de)钢帘线、玻纤丝(sī)、锦纶丝“三根丝”,确立汽车制造、建筑、化工、纺织等行业优势地位;以南(yǐnán)高齿、比亚迪、淮钢特钢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(jíqún)持续提质;天合光能、捷泰新能源、天鹏锂能电池等项目在“新三样”领域全面(quánmiàn)发力布局,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迈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(zhìzàoyè)集群行列。
在(zài)“项目为王”的指引下,淮安“353”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(jíqún)持续成长(chéngzhǎng),实现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、千亿(qiānyì)级制造业集群的历史性突破。统计数据显示,淮安市规上工业投资连续40多月保持两位数增长。
近悦远来 改革(gǎigé)硬举措托举城市软实力
今年5月13日,淮河(huáihé)华商(huáshāng)大会期间,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燕透露,“十五(shíwǔ)五”期间,将进一步追加对巨石淮安公司的投资。“物流成本最低、要素成本最低、服务环境最优、办事效率最高的‘四(sì)最’营商环境是我们选择淮安的重要原因。”刘燕说。
坚持“做的(de)要比说的好(hǎo),服务(fúwù)(fúwù)要比需求早”理念,淮安建立重大产业(chǎnyè)项目全链条专班服务机制,常态化(huà)实行“极简申报、极速审批、极优服务”和“交地即发证、拿地即开工、建成即验收、竣工即交付”服务模式。1-5月,淮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并联审批4227件、并联审批率达46.4%,56个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。
紧盯(jǐndīng)“要素跟着项目走”。淮安制定全市低效工业用地(dì)盘活利用考评办法,建立全市低效闲置工业用地矢量数据库,已(yǐ)编制完成(wánchéng)67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储备方案,变“项目等地”为“地等项目”。
“船舶直接靠泊我们的码头,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300多万元。”江苏淮河化工(huàgōng)有限公司储运部副部长(bùzhǎng)潘晓兵(pānxiǎobīng)说。通过疏浚支线航道(hángdào),淮河化工周边30多家企业采用“公转水”多式联运,年节约物流成本近3000万元。
通过全面推进“散改集”“公转铁”“公转水”、打造“铁水(tiěshuǐ)联运”“江海河联运”多式联运精品线路(xiànlù),淮安为重点企业提供从箱源航线到出口报关的“一揽子”高效、低成本物流解决方案。每年(měinián)为中天钢铁、巨石集团、实联化工等(děng)重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约3亿元。
以硬(yǐyìng)举措托举城市软实力,淮安(huáiān)走出了从“营商”到“赢商”的蝶变之路:5年来,淮安30余项改革经验得到国家部委表彰推广(tuīguǎng)。2021年来,淮安市营商环境民营企业(mínyíngqǐyè)满意度实现“四连增”,全市营商环境质量综合评分排名持续跃升。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张莎沙(zhāngshāshā) 易梦涵
通讯员 袁来 胡薇薇 黄遵学 王顺 钱馨(qiánxīn)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